本网讯(通讯员 胡蓉)10月13日14:00,根据学校和马院“两学一做”活动计划安排,马院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党日活动,党总支书记尹德蓉主持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许邦官同志作为马院支部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集中学习阶段。由马院副院长蔡志荣为大家作“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途径”专题发言。蔡志荣首先在介绍长征相关史实的基础上为大家解读了长征精神的涵义。她援引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蔡志荣为大家分析了将长征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她说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同程度的出现理想信念迷茫、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而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的重任,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他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承担起时代的重任,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蔡志荣着重为大家阐述了将长征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途径一为课堂内外结合的方法。她指出可以将五门思政课的长征内容提炼出来,纲要课从历史角度,原理课从哲学的角度,概论课从中国梦角度,思修课从大学生人文素养角度,形势与政策课从时代角度等,结合每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讲授。途径二为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多维互动思政平台。思政课利用翻转课堂、微信平台、微课堂、QQ等为载体,开展讲授、讨论作业、评价、考核。 微信、微博,组建网络社区、论坛,举办升旗仪式等,提供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数字化思政平台。途径三为以实践为纽带,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参观、考察历史博物馆、红色遗址,对历史现场进行感受、体会、感悟,或通过访谈、问卷撰写调研报告等实践活动去感受。最后蔡志荣特别强调老师们首先要学习长征精神,加强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真学真信真懂真教。
会议第二个阶段为分支部进行活动。“基础课”教师和行政教工联合支部、“概论课”“原理课”“纲要课”教师联合支部分别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交流活动,老师们就长征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基础课”教师和行政教工联合支部由陈亚琼老师主持,会上尹徳蓉为大家深情朗诵了毛泽东同志著名诗词《忆秦娥 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并为大家解读了本首词在猴场会议产生的背景,讲述了长征路上很多感人的故事,她认为红军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将理想信念看得高于一切,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她准备把长征精神的内容融入到最近要给全校新生做的《信仰与人生》讲座里。陈扬老师表示听了党课之后很受感动,作为当代人应该感谢先辈们的付出,作为一名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会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加强长征精神的教育。陈珺老师说长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也提高了个人的精神境界,作为思修课的教研部主任,陈珺老师提出以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契机,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开展演讲比赛对于本次思修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会后陈亚琼老师对本次交流会做出总结,要求各位教师在深入学习长征精神的基础上将长征精神带进讲堂,带进学生们的头脑。“概论课”“原理课”“纲要课”教师联合支部由田磬老师组织召开会议。在田磬老师的带领下,教师们首先一起学习了党章中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关内容,继而展开了热烈讨论。许邦官表示通过对比中央苏区的失败和长征的胜利,让我们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让我们看到了不怕牺牲、严格纪律的重要性,让我们形成了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也让我们明白了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困难精神的伟大。李烨红老师认为教师要做学生表率,应在深入学习长征精神的基础上将长征精神带入课堂。原琳老师谈到长征是关于青春和信仰的远征,在当代背景下对学生加强长征精神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他各位教师也相继踊跃发言。
大会最后要求全体党员老师自主学习《习近平: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忘初心,在新长征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等系列讲话和文件精神,并以“学习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伟徳官网“两学一做”教育
2016年10月主题党日活动
一、主题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二、学习教育安排及流程
(一)学系列讲话
1.学习内容
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讲话。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在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2.形式
讲党课
主讲:蔡志荣
(二)学习党章党规
1.学习内容
重点学习:《党章》中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阐述。
如总则第9段,第21-25段等。
2.学习形式
(1)分支部诵读党章、重温誓词;
(2)自学研读党章;
(3)以“学习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三)做合格党员讨论
1.形式
分支部讨论
2.内容
(1)针对长征精神的5个方面内涵展开讨论和学习交流。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摘自《不忘初心,在新长征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光明网-理论频道)
(2)讨论: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长征精神教育。
如在“基础”课关于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内容中,如何开展长征精神教育?
又如在“纲要”课中,如何开展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教育?
再如在概论课中,在迈向新长征的征途中,如何开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
(3)讨论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做一名合格党员。
三、主要参考学习资料
1. 《习近平: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新华网,2016-07/1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19/c_129158472_7.htm
2. 《不忘初心,在新长征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光明网-理论频道2016-07/21)
http://theory.gmw.cn/2016-07/21/content_21060297.htm
3.《长征 震古烁今的精神丰碑》(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P20-24)。
4.《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经济日报,2016-10-08)
5.《信仰、纪律、牺牲——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清华大学伟徳官网教授王传利,红旗文稿, 2016-10-10)
6.《不懂长征,就不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光明日报,2016-10-09)
7. 《英雄史诗 人间奇迹――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讲家网2016-10-04)
附1:
《党章》总则相关条文
第7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21段――25段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附2:
入党宣誓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