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徳官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部进行5月份教研活动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05浏览次数:176

点击查看原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对全体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落实,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改革思政课教学,5月3日下午,伟徳官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部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部围绕“如何上好大思政课 ”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大家就上好大思政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观点如下:

一、教学方式改革:将传统讲授型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黄红发院长结合自己的课程,谈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体会。通过提前布置论题,学生自由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比赛,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性思考分析国情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效果颇佳。张玲指出思政课授课均为大课堂,要解决“抬头率低”的问题,课堂互动及教师的授课激情很关键。利用第三方学习软件增强课堂互动,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设计不同的互动题目,布置不同的作业,并利用大数据,对薄弱环节重点讲述,教学针对性互动性大大提升。此外,教学效果的好坏和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程改革的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关系密切。教师自身必须有坚定的信仰,授课要有饱满的热情,紧扣学生所需,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开展课堂教学,才容易吸引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以统编教材为纲,统一设计专题内容讲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张玲结合自己外出学习交流的体会,认为思政课可以源于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在吃透弄懂教材内容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重组设计,避免照本宣科,同时可发挥教师长处,溶于激情,以幽默的语言将热点问题讲深入透彻。

三、重视协同育人: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蒋小燕教授谈到可以将思政课与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相结合,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结合,评价标准重视过程及效果评价,“思政课程” “学生思政”与“环境思政”结合形成全校协同育人的大思政。

四、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相互促进。

陈珺老师认为教学改革的效果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一是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并用于指导教学,使教学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二是需要加强教师的交流学习,请进来走出去,开阔教师眼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研室胡蓉、刘雯等教师们对学科思政建设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可以将专业课讲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个个具有特色的专题等,从而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将思政课打造为学生真心喜欢、真正受益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