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大雪”季的第二天,刚刚从外地参加两场专业研讨会返沪,也借空隙完成了两篇随笔类文章,居然还得到了朋友们一如继往的点赞。为了对得起朋友们的点赞,尽量少一点瑕疵,自己特意翻阅一些名家的历史散文和资料进行核实修改。修改过程中,尤其是对照一些名家文章,深感自己道行和功力的欠缺,随手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标题“补课人生”。
的确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在补课,补生活的课,补知识尤其是历史和专业文化的课,也一直是在去补课的路上。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为自己处于一种补课状态而纠结。想想看,人到中年了,怎么还是潇洒不起来,好像成了一个“四不象”,既不是一个行政官员,也不是一个学者,还不是一个商人,更不是一个过客。可就是在这些空间中来回穿梭,最终还是选择了补课,花了很大的成本下了很大的决心到复旦大学去补课了。离开高考试场已经快三十年了,居然还是去刷题上补习班,2018年12月22日,我与全国200万考生一道,走进了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场。那天天气下着冬雨,考下来,整个人有点虚脱,从体力到心力,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还很神奇的巧合,2002年的12月22日,我三十岁的那年,从远在千里的家乡小县城,我由一个当时和现在都很受人尊重的岗位组织部干部身份,走进了上海,开始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旅程——谋职锻炼。这一来不要紧,彻底改变了我和家庭的人生轨迹,历经犹豫和徘徊,我和家人真正进了上海,成了上海万千居民中的一员,一晃,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我也由一个青年走进了中年大叔的行列,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与上海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点击图片进入最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