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大类名称
1.学科代码:03
2.学科门类:法学
3.专业类代码:0305
4.专业方向代码:030503
二、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拥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与一定的创新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
具体目标包括:
目标1【践行师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高尚、人格健全、乐于教学。
目标2【学会教学】: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过硬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先进,胜任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目标3【学会育人】:掌握教育理论和学生成长规律,能够承担班级管理与学生德育工作,善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和方法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目标4【学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意愿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思想政治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紧跟中学教育改革步伐,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勤于反思,善于创新,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毕业要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毕业要求:
■践行师德
2.1师德规范: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2.2教育情怀:具有从事中学教育事业的意愿,认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端正的职业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会教学
2.3学科素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了解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学习学科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4教学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能够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进行教学实施;具有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学会育人
2.5班级指导:树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熟悉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知道如何利用相关德育原理采用有效方法来激励学生发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知道如何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获得积极体验。
2.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教育的规律;理解思想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并能够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与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掌握指导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学会发展
2.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把握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2.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意识;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
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持矩阵表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2.1 师德规范 | √ |
|
|
|
2.2 教育情怀 | √ |
|
|
|
2.3 学科素养 |
| √ |
|
|
2.4 教学能力 |
| √ |
|
|
2.5 班级指导 |
|
| √ |
|
2.6 综合育人 |
|
| √ |
|
2.7 学会反思 |
|
|
| √ |
2.8 沟通合作 |
|
|
| √ |
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分解表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2.1师德规范】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 【2.1.1政治素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2.1.2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 |
【2.1.3职业道德】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 |
【2.2 教育情怀】具有从事中学教育事业的意愿,认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端正的职业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2.2.1职业情怀】具有从事中学教育事业的意愿,认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端正的职业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
【2.2.2学生情怀】 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
【2.3 学科素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了解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学习学科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2.3.1学科基础】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
【2.3.2学科联系】了解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学习学科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
【2.4 教学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能够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进行教学实施;具有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 【2.4.1教学设计】能够准确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
【2.4.2教学实施】能够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进行教学实施。 | |
【2.4.3教学评价】具有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 |
【2.5 班级指导】树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熟悉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知道如何利用相关德育原理采用有效方法来激励学生发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知道如何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获得积极体验。 | 【2.5.1德育原理】树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知道如何利用相关德育原理提供有效方法来激励学生发展。 |
【2.5.2班级工作】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知道如何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
【2.5.3指导体验】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获得积极体验。 | |
【2.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教育的规律;理解思想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并能够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与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掌握指导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 【2.6.1育人规律】了解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教育的规律。 |
【2.6.2育人活动】理解思想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并能够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 |
【2.6.3育人方法】了解学校文化与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具有对学生综合发展的指导性教育策略和方法。 | |
【2.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把握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2.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意识;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 | 【2.7.1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
【2.7.2教育动态】把握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 | |
【2.7.3反思技能】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以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 |
【2.8.1合作意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意识。 | |
【2.8.2合作技能】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并获得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 |
四、学制学位及学分要求
(一)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3-6 年弹性修业年限(含休学)。
(二)授予学位
学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规定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
160学分。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二)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类别 | 学期 课程模块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计 | 百分比 | ||
学时 | 核心素养教育 | 素养必修课 | 240 | 160 | 80 | 64 |
| 32 | 32 | 16 | 624 | 24.4% | 29.4% |
素养选修课 |
|
| 32 | 32 | 32 | 32 |
|
| 128 | 5% | |||
专业理论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48 | 144 | 160 | 96 | 48 |
|
|
| 496 | 20.6% | 33.1% | |
专业核心课 |
|
| 48 | 96 | 96 | 96 |
|
| 336 | 12.5% | |||
个性发展教育 | 教师教育课 | 48 | 32 | 48 | 0 | 64 | 64 |
|
| 256 | 10% |
25% | |
专业选修课 |
|
|
| 48 | 80 | 128 | 64 |
| 320 | 12.5% | |||
创新创业课 |
| 16 |
|
| 32 |
| 16 |
| 64 | 2.5% | |||
专业综合实践
| 16 | 16 | 16 | 64 | 16 | 16 | 96 | 96 | 336 | 12.5% | 12.5% | ||
小计 | 352 | 368 | 384 | 400 | 368 | 368 | 208 | 112 | 2560 | 100% | |||
学分 | 核心素养教育
| 素养必修课 | 15 | 10 | 5 | 4 |
| 2 | 2 | 1 | 39 | 24.4% | 29.4% |
素养选修课 |
|
| 2 | 2 | 2 | 2 |
|
| 8 | 5% | |||
专业理论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3 | 9 | 10 | 6 | 3 |
|
|
| 31 | 19.38% | 32.5% | |
专业核心课 |
|
| 3 | 6 | 6 | 6 |
|
| 21 | 13.12% | |||
个性发展教育 | 教师教育课 | 3 | 2 | 3 | 0 | 4 | 4 |
|
| 16 | 10% | 25% | |
专业选修课 |
| 0 | 0 | 3 | 5 | 8 | 4 |
| 20 | 12.5% | |||
创新创业课 |
| 1 |
|
| 2 |
| 1 |
| 4 | 2.5% | |||
专业综合实践
| 1 | 1 | 1 | 4 | 1 | 1 | 6 | 6 | 21 | 13.1% | 13.1% | ||
小计 | 22 | 23 | 24 | 25 | 23 | 23 | 13 | 7 | 160 | 100% | |||
实践教学学分分配 | |||||||||||||
课程模块 | 课程类别 | 实践教学学分 | 占总学分百分比 | ||||||||||
核心素养教育
| 素养必修课 | 17 | 17 | 10.63% | 10.62% | ||||||||
专业理论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0 | 0 | 0% | 0% | ||||||||
专业核心课 | 0 | 0% | |||||||||||
个性发展教育 | 教师教育课 | 0 | 2 | 0% | 1.25% | ||||||||
专业选修课 | 0 | 0% | |||||||||||
创新创业课 | 2 | 1.25% | |||||||||||
专业综合实践
| 21 | 21 | 13.13% | 13.13% | |||||||||
实践教学总学分 | 40 | 25% |
七、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内总学时 | 课内学时分配 | 课外实践 | 考核类型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
授课 | 实验实训 | 实践 | |||||||||||
核心素养教育 | 必修课 | 84920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 3 | 48 | 42 |
| 6 |
| 考查 | 1 | 20 |
8492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3 | 48 | 32 |
| 16
|
| 考查 | 2 | 20 | ||
84920005 | 形势与政策 |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64 | 64 |
|
| 64 | 考查 | 1-8 | 20 | ||
84921001 | 军事理论 | Military theory | 2 | 36 | 36 |
|
|
| 考查 | 1 | 21 | ||
84921002 | 军事技能 | Military skills | 2 | 2w |
|
| 2w |
| 考查 | 1 | 21 | ||
84912001 | 体育I |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2 |
|
| 32 |
| 考查 | 1 | 12 | ||
84912002 | 体育II |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2 |
|
| 32 |
| 考查 | 2 | 12 | ||
84912003 | 体育III |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2 |
|
| 32 |
| 考查 | 3 | 12 | ||
84912004 | 体育IV |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2 |
|
| 32 |
| 考查 | 4 | 12 | ||
84912005 | 体质健康测试 | Physical fitness test | 1 |
|
|
|
|
| 考查 | 1.2. 4.6 | 12 | ||
84912006 | 运动软件课外锻炼 | Exercise software extracurricular exercise |
|
|
|
|
| 考查 | 5-8 | 12 | |||
84909001 | 心理健康教育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 2 | 32 | 32 |
|
|
| 考查 | 2 | 12 | ||
84921003 | 劳动教育 | Labor education | 2 | 32 | 32 |
|
| 8w | 考查 | 1-6 | 21 | ||
84901001 | 中国文化通览 |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 2 | 32 | 32 |
|
|
| 考试 | 1 | 01 | ||
84901002 | 国文经典 | Chinese classics | 2 | 32 | 32 |
|
|
| 考试 | 2 | 01 | ||
84906001 | 大学美育 | Aesthetic Education | 2 | 32 | 32 |
|
| 16 | 考查 | 3 | 06 | ||
84901003 | 教师口语 |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 1 | 16 | 16 |
|
|
| 考查 | 4 | 01 | ||
84902001 | 大学外语I | Foreign Language | 2 | 32 | 32 |
|
| 16 | 考试 | 1 | 02 | ||
84902002 | 大学外语II | Foreign Language | 2 | 32 | 32 |
|
| 16 | 考试 | 2 | 02 | ||
84902003 | 大学外语III | Foreign Language | 2 | 32 | 32 |
|
| 16 | 考试 | 3 | 02 | ||
84902004 | 大学外语IV | Foreign Language | 2 | 32 | 32 |
|
| 16 | 考试 | 4 | 02 | ||
核心素养教育 | 必修课 | 84903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The Fundation of Computer Knowledge | 2 | 32 | 16 |
| 16 | 16 | 考试 | 1 | 03 |
84920000 | 学业指导 | Academic Guidance | 1 | 16 | 8 |
| 8 |
| 考查 | 1 | 20 | ||
专业理论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8420000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Marxist Philosophy | 3 | 48 | 48 |
|
|
| 考试 | 3 | 20 |
84200002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 4 | 64 | 64 |
|
|
| 考试 | 3 | 20 | ||
84200003 | 科学社会主义 | science communism | 3 | 48 | 48 |
|
|
| 考试 | 4 | 20 | ||
84200004 | 毛泽东思想 | Mao Zedong Thought | 3 | 48 | 48 |
|
|
| 考试 | 3 | 20 | ||
8420000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48 | 48 |
|
|
| 考试 | 4 | 20 | ||
84200006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History of Marxism | 3 | 48 | 48 |
|
|
| 考试 | 5 | 20 | ||
84200007 | 政治学 | politics | 3 | 48 | 48 |
|
|
| 考试 | 2 | 20 | ||
84200008 | 法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Law | 3 | 48 | 48 |
|
|
| 考试 | 2 | 20 | ||
84200009 | 社会学 | sociology | 3 | 48 | 48 |
|
|
| 考试 | 1 | 20 | ||
84200010 | 逻辑学 | logic | 3 | 48 | 48 |
|
|
| 考试 | 2 | 20 | ||
专业核心课 | 84200011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 |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Classics | 3 | 48 | 48 |
|
|
| 考试 | 5 | 20 | |
84200012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 | 48 | 48 |
|
|
| 考试 | 3 | 20 | ||
84200013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ology | 3 | 48 | 48 |
|
|
| 考试 | 4 | 20 | ||
84200014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 Compar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 | 48 | 48 |
|
|
| 考试 | 6 | 20 | ||
84200015 | 伦理学 | Ethics | 3 | 48 | 48 |
|
|
| 考试 | 4 | 20 | ||
84200016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3 | 48 | 48 |
|
|
| 考试 | 5 | 20 | ||
84200017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 Hist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3 | 48 | 48 |
|
|
| 考试 | 6 | 20 | ||
个性发展教育 | 教师教育课 | 84809001 | 教育学基础 | 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 | 3 | 48 | 48 |
|
|
| 考试 | 1 | 09 |
84809002 | 心理学基础 | Fundamentals of Psychology | 3 | 48 | 48 |
|
|
| 考试 | 3 | 09 | ||
84820001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 Teaching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 | 2 | 32 | 32 |
|
|
| 考试 | 5 | 20 | ||
84820002 |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解读 | Interpretation of Course Standar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 1 | 16 | 16 |
|
|
| 考试 | 6 | 20 | ||
84809003 |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1 | 16 | 16 |
|
|
| 考试 | 6 | 23 | ||
84823004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Teacher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 1.5 | 24 | 24 |
|
|
| 考查 | 6 | 23 | ||
84823005 | 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 Teaching design and courseware production | 0.5 | 8 | 8 |
|
|
| 考查 | 6 | 23 | ||
84809006 | 班级管理 | Class management | 1.5 | 24 | 24 |
|
|
| 考查 | 5 | 09 | ||
84823009 | 教师专业成长 |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 0.5 | 8 | 8 |
|
|
| 考查 | 5 | 23 | ||
84200018 | 德育原理 | Principles of Moral Education | 2 | 32 | 32 |
|
|
| 考查 | 2 | 20 | ||
专业选修课 | 84200019 | 中国哲学史 |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3 | 48 | 48 |
|
|
| 考查 | 5 | 20 | |
84200020 | 西方哲学史 |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 3 | 48 | 48 |
|
|
| 考查 | 6 | 20 | ||
84200021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 2 | 32 | 32 |
|
|
| 考查 | 6 | 20 | ||
84200022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2 | 32 | 32 |
|
|
| 考查 | 5
| 20 | ||
84200023 | 当代社会思潮 | Contemporary social thoughts | 3 | 48 | 48 |
|
|
| 考查 | 6 | 20 | ||
84200024 |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 Contemporary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3 | 48 | 48 |
|
|
| 考查 | 4 | 20 | ||
84200025 | 专业外语 |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 2 | 32 | 32 |
|
|
| 考查 | 7 | 20 | ||
84200026 | 西方文明史导论 |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 2 | 32 | 32 |
|
|
| 考查 | 6 | 20 | ||
84200027 | 比较政治制度 |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 2 | 32 | 32 |
|
|
| 考查 | 7 | 20 | ||
84200028 | 行政管理学 |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2 | 32 | 32 |
|
|
| 考查 | 5 | 20 | ||
84200029 | 领导科学 | Leadership science | 3 | 48 | 48 |
|
|
| 考查 | 6 | 20 | ||
84200030 | 秘书学 | Secretarial | 2 | 32 | 32 |
|
|
| 考查 | 7 | 20 | ||
84200031 | 民法专题 | Civil Law Topics | 2 | 32 | 32 |
|
|
| 考查 | 5 | 20 | ||
创新创业课 | 847050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 |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 | 1 | 16 |
|
| 16 |
| 考查 | 2 | 05 | |
8470500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I |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I | 1 | 16 |
|
| 16 |
| 考查 | 7 | 05 | ||
84705003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 2 | 32 | 32 |
|
|
| 考查 | 5 | 05 | ||
专业综合实践 | 84200032 |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 | Social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 | 16 |
|
|
| 6W | 考查 | 4 | 20 | |
84200033 | 教育见习I | Education trainee I | 1 | 1W |
|
| 1W |
| 考查 | 1 | 20 | ||
84200034 | 教育见习II | Education trainee II | 1 | 1W |
|
| 1W |
| 考查 | 2 | 20 | ||
84200035 | 教育见习III | Education trainee III | 1 | 1W |
|
| 1W |
| 考查 | 3 | 20 | ||
84200036 | 教育见习IV | Education trainee IV | 1 | 1W |
|
| 1W |
| 考查 | 4 | 20 | ||
84200037 | 教育研习I | Educational Research I | 1 | 1W |
|
| 1W |
| 考查 | 5 | 20 | ||
84200038 | 教育研习II | Educational Research II | 1 | 1W |
|
| 1W |
| 考查 | 6 | 20 | ||
84200039 | 教育实习 | Educational Practice | 6 | 12W |
|
| 12W |
| 考查 | 7 | 20 | ||
84209001 | 毕业论文 | Undergraduate Thesis | 6 | 12W |
|
| 12W |
| 考查 | 8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