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新质生产力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1-29浏览次数:182

本网讯(通讯员肖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要求2024年11月28日下午,伟徳官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数字马院思政名师课堂研磨中心开展月度专题教研活动。伟徳官网党总支书记金殿中、教学副院长刘雯、教学督导王顺双、教学办主任尚峰以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活动由教研室主任肖潇主持。

在主题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新质生产力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议题展开集体研讨,分为三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在肖潇老师的带领下,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黑龙江的考察讲话、2024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以及《求是》杂志刊发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等资料。

第二项议程,教研室教师聚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版)第三章分享心得。张改琴老师从如何“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她指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首先要与传统生产力进行区分,除了在概念和特征进行区分以外,还需要回到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逻辑去理解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从科技0→1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去理解创新的意义;从新质劳动就是智能劳动去理解新质生产力;需要理解传统生产力不等同于落后生产力。闫曼悦老师以“新质生产力融入上层建筑教学”为视角,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应该如何主动调整进行了发言。指出作为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主要围绕“政府要做什么”以及“政府如何才能做好”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由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推动的生产力能级跃迁。周晓露老师选择“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如何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作为发言主题,并指出这是基于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和重要抓手,以及学生学情的综合考虑。周晓露以人工智能为例,剖析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三个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所发生的显著变化。随后,周老师强调在讲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时,要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第三项议程,教师交流环节。尚峰覃辉、张改琴孙晓敏老师就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方式进行讨论,学院党总支书记金殿中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管理经验,与会教师反映受益匪浅。邱海燕、侯立老师在会中交流了自己的教学管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经验,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教学督导王顺双老师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收集了与会教师关于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意见。会议最后,教学副院长刘雯肯定了教研室老师在课程建设上的前期努力,勉励大家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一流课程建设工作,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在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的背景下,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